热线电话:18539297899 / 0371-55673777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禅医养生

少林禅医:食疗——四性五味,五谷养生!

时间:2021-12-16 09:02:50 点击:306 次 来源:本站

中国传统中医学经典《黄帝内经》:药疗不如食疗,救治于后,不若摄养于先。

食疗的观念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啦,公元前七百余年的周朝,皇宫之中的医生就已经分为食医、疾医。食医主管就是皇帝的膳食,为皇帝的身体健康调理日常的膳食。

中国传统医学十分注重饮食,用饮食的方法治病及养生。少林食疗养生与中国传统中医养生理念相同。

少林食疗养生,是基于传统中医思想,并以禅机、气机的修炼感悟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饮食理念。

中医里对于食物,有四性五味之说。

四性指的是:寒、凉、温、热;

五味指的是:辛、酸、甘、苦、咸。

食物的寒凉温热四性,从常见食物来看,平性食物居多,温性食物次之,寒凉性更次之。

温热性质的食物有温经、助阳、活血、通络、散寒、补虚的作用。

寒凉性质的食物有滋阴、清热、泻火、凉血、解毒的作用。

食物的五味,入于胃,分走五脏。对五脏进行滋养。酸入肝、辛入肺、苦入心、咸入肾、甘入脾。

对应日常的饮食,有五谷为养的说法。

对于五谷,有两种不同的说法:一种指的是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;一种指的是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结合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,而北方少稻,因此五谷起初无稻,后来才有了稻。

五谷养五脏,小米养脾、大米养肺、小麦养心、大豆养肾、高粱养肝。

小米养脾

小米,古代称稷、粟,小米是五谷之首,对补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。要想把五脏养好,首先要把脾胃养好,小米可以补中益气,延年益寿。小米粥还有“代参汤”的美称。并且小米粥还对失眠有着一定的效果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:小米,治反胃热痢,煮粥食,益丹田,补虚损,开肠胃。

大米润肺

大米,又称稻米,大米具有补中养胃,益精强志、聪耳明目、和五脏、通四脉、止烦、止渴、止泻的作用。

小麦养心

小麦,由于耕种成熟时间历经四季,因此被称为五谷之贵,中医也认为它能养心安神、除烦去燥、利小便。

大豆养肾

大豆中的黑豆是肾之谷,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黑豆入肾功多,故能治水,消肿下气,治风热而活血解毒。中医认为黑豆还具有补肾强身、解毒、润肤、乌**目的功效, 特别适合肾虚者。对于水肿、风毒、眩晕、脚气,黄疸浮肿等有食疗效果。

高粱养肝

高粱属于杂粮,但是却是五谷里不可或缺的,高粱具有养肝益胃,补气健脾,止泻的作用。

少林食疗养生,在中国传统养生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坐禅、观想等方式达到修身养性、养身健体的功用。

少林禅医养生,传承少林精神,弘扬禅医文化!



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返回顶部